家校协同 · 共同成长
2025年7月4日 · 学校心理中心
詹越然同学在心理适应能力、主动思考能力、求助支持能力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因素,但近期的学业压力与青春期变化正让她经历一段困难时期。
她近两周情绪持续低落,甚至会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压力,这表明她此刻非常需要外界的关怀。
评估结果明确指出,越然同学目前没有社交恐惧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困扰。这说明尽管她正在经历情绪上的困难,但在人际交往的基本层面,她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适应能力。
报告分析,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部分来源于"自我要求高和对考试的担忧"。虽然当前这给她带来了困扰,但"自我要求高"的特质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内在驱动力。
报告显示,孩子并未表现出惊恐障碍的症状。这意味着她不会经历那种突发性的、强烈的恐惧和失控感。这反映出她的情绪调节系统在某些关键方面仍然保持着稳定。
报告中提到,孩子有过咨询经历。这一点至关重要,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。这表明孩子或家庭曾经在面对困难时,有意识地去寻找并利用外部专业资源。
通过AI访谈评估发现,詹越然同学近两周存在持续性情绪低落现象,表现为对学习及以往感兴趣的事物热情减退,日常活动动力不足。
值得关注的是,当负面情绪累积时,她出现过逃避现实的想法,并采取过自伤行为,这是其渴望获得帮助的重要信号。
同时,该情绪状态已对她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,包括饮食习惯改变、精力下降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方面。
詹越然同学作为六年级学生,正处于青春期萌芽阶段,身体激素变化可能加剧情绪波动,对压力的敏感度提升。六年级学业压力骤增,社交需求强烈,而自我意识增强使其更关注学业成绩和他人评价,面对考试压力时易因自我要求高产生情绪困扰。
日常沟通中,建议减少说教与评判,侧重倾听与共情。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,以"看到你不开心,我很心疼"等话语回应,营造安全、被理解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支持。
尝试每周安排一次"家庭分享时间",每人轮流分享一周的感受
孩子自我要求较高,学业压力是主要困扰来源。建议将关注点从分数与名次,转移到她的努力与进步上。当成绩不理想时,可改为表达"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,过程比结果更重要",帮助她缓解对成败的焦虑。
可以制作"进步记录表",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小进步而非仅关注考试成绩
帮助孩子打破对学业的过度关注,在多元领域中建立自信与快乐。建议家长多鼓励并陪伴孩子重拾兴趣爱好,或共同参与家庭活动,如户外踏青、手工创作等。
周末烘焙活动
家庭电影夜
周末短途徒步
需强调的是,本报告基于AI访谈结果给出初步建议,学校及老师不具备医疗诊断资质,最终诊断需以专业医疗机构结论为准。
相信通过家校紧密合作,我们定能为詹越然同学提供有效支持,帮助她恢复良好状态。若您有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。
[学校心理中心]
2025年7月4日